现在时间: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走进荆门荆门工商联工作动态参政议政民企服务组织建设政策法规光彩事业网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执委会
 
围绕“两个健康” 服务“三大定位” 为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贡献力量——在市工商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日期:2017-09-29 17:02:30

                      李  珩

                 (2017年4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市工商联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托,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三年来的工作回顾
    本届执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精心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以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工商联先后被评为全省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先进单位以及全市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建设、综治工作、计划生育、扶贫攻坚等先进单位。三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以“三进三争”(法治宣传进企业、法律服务进企业、法治文化进企业,争当诚信楚商、争创诚信企业、争创诚信自律商会)为内容,深入开展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先后邀请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马哲军、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旭平、“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团”团长彭先广、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贵等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市“十三五”规划、民营企业法律观念、民营企业诚信意识等进行专题培训辅导,切实坚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
    二是突出典型示范。与荆门日报合作,开辟了“工商联之窗”、“走南闯北荆门人”专栏,先后刊登非公企业、非公人士、工商联系统典型事迹3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商务局联合开展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民营企业家”、“投资荆门十大杰出人物”、“十大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50余名民营企业家获得表彰,营造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是注重实践教育。众多的会员企业和商会组织积极参与助学、敬老、赈灾、扶贫等公益活动,践行了“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充分展示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良好形象。荆门温州商会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捐资捐物累计达500多万元,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荆门商会募集资金300万元,成立长林基金会,每年为在北京上学的荆门籍学生发放奖学金,并实行一对一导师服务。上海荆门商会募集资金60万元,在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成立“慈善阳光班”,每年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2016年7月,我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后,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异地荆门商会、荆门楚商联合会共募集资金、物资720余万元,有力支援了灾区重建。
    二、为民营经济发展当好参谋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每年选择1—2个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先后进行了全市涉企收费情况、鄂政发[2012]82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民间投资情况、工商联直属商会发展、会员企业文化建设等多项调研,形成调研成果10余篇。其中:2013年,配合市委完成《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部分的起草、修改工作,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为优化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2015年,配合市委统战部开展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代拟稿,为市委、市政府出台该文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是积极建言献策。每年组织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我市“两会”,指导撰写建议、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200余篇,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其中:2014年在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关于大力支持民营准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的发言,2015年在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强化政府调控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发言,2016年在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的发言,均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开展人大专题询问和政协界别协商活动,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解决企业发展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工商联主席和企业家副主席先后10余次参加市委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三是开展民主监督。推荐了一批非公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特约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2013年以来,通过创办《情况反映》载体,及时将非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情况专报,为丽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瑞燃气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相关问题的解决争取了领导的重视。2014年10月,市工商联以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组织民营企业家对环保、规划、质监、工商等12个部门及系统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对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努力增强服务非公企业能力
    一是搭建服务企业平台。优化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工商联网站和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传递给会员企业。3年来,累计推送各类信息300余条,为会员企业知晓政策、利用政策提供了便利;搭建法律维权平台。2015年1月,和市司法局联合成立了“荆门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团”,先后3次开展“送法律进企业活动”,走访企业50余家,发放资料300余份,为会员企业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提供了帮助;畅通政企对话平台。每年召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非公人士畅所欲言,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困难和问题,市领导现场办公,有效促进了问题的解决。2013年以来,共有50余名非公人士参加座谈会,反映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60余个,通过市委督查室发文督办,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并促成了部分问题的解决。
    二是开展企业管理培训。积极与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部门联系,先后选拔推荐100余企业家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等院校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有力提升了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先后邀请我国知名企业管理专家李默、湖北群艺数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为工商联会员企业讲授“互联网思维”、“积分制管理”等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三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大力推进异地商会建设,在已有的四家荆门异地商会(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荆门商会)基础上,又先后组建了南京、西安、海南荆门商会,并在河南、东莞、佛山等地设立了荆门商会筹备处。2016年4月成立了荆门楚商联合会,通过召开会员大会、联谊会、研讨会,组织参观考察、走访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本地企业家与外地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联系,极大增强了在外荆门籍创业人士对家乡的感情。同时,也主动和佛山市工商联、新疆博州工商联以及汉江流域城市工商联建立友好关系,定期进行互访,组织企业家参观考察,对拓宽企业家视野,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
    四、全力配合全市工作中心 
    一是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成功举办了首届荆门楚商大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工商联经过三个多月紧张筹备,于2016年4月1日至2日隆重举办了首届荆门楚商大会,成立了荆门楚商联合会。这次大会有400余名企业家出席,参会规模达1000余人,大会签约项目62个,签约投资总额628.8亿元。这次大会,是荆门建市以来荆门籍商界精英回荆聚首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盛会,赢得了荆门楚商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自2013年以来,市工商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先后组织或参与了首届楚商大会、第二届楚商大会、首届荆门楚商大会大型活动,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聚集人气、搭建平台、提供信息。编印了荆门楚商联合会和异地荆门商会通讯录,累计向招商专班提供各类信息100余条,促成签订意向协议20余个。
    二是为精准扶贫汇聚力量。根据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的统一安排,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商(协)会将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有机结合,进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31家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帮扶贫困村125个,帮扶贫困人口1.7万余人,实施项目300余个,投入资金近亿元。其中,市工商联帮扶村——京山县绿林镇东山村,在市工商联机关和会员企业、异地商会的帮扶下,600平米的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5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500亩的油茶基地均经建成,32户贫困户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均已找到稳定收入来源或纳入政策兜底范围。
    三是为市校合作共建基地。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市工商联对口联系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10月,我们在中南民族大学与该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市、校双方在人才交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的相关要求。2016年,推动武汉当代清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校方合作企业)与钟祥市签订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项目协议,瑞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天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与大学共建了“高纯超细电子陶瓷材料成果推广基地”。我们也通过组织“黄金政策进高校”、“专家教授荆门行”、大学生来荆实习实训等活动,加深了双方的沟通了解,为深化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着力夯实工商联事业发展基础
    一是县级工商联建设走在前列。2013年以来,我们在全面实现县级工商联“一个设立、五个有”基础上,大力开展“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全市五个县级工商联中,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工商联已获得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掇刀区·荆门高新区工商联去年11月份通过省联考核。京山县、钟祥市、东宝区工商联被确认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其中京山县工商联是全省唯一一家被全国工商联、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东宝区工商联在去年10月份,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工商联代表在全国“一个设立、五个有”回头看和推进“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二是基层商会覆盖面不断扩大。我们把基层商会建设作为工商联的基础工作来抓,在提高基层商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商会组织全覆盖,其中东宝区达到了有牌子、有阵地、有班子、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得到了全国工商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京山县工商联指导成立了11家行业商(协)会,基本覆盖了全县的主导产业,成立了9家异地京山商会,基本覆盖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家乡企业家创业聚集地区。
    三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更具特色。市工商联直属会员企业党委把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融入平常,组织直属会员企业党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党费收缴、党员违纪违法、失联党员、党组织关系四项清理,先后进行了五轮学习教育和督促检查,促进了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常态化管理。通过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展“七一”参观考察和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非公企业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
    四是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着力提高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担当精神。201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主题活动、“三学三比三创、服务非公发展”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基本达到了全联提出的科级干部应知应会、县级干部行家里手的要求。市工商联党组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几年来,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现象,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
    各位会员,同志们,三年来,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级工商联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工商联、市委统战部悉心指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会员、商会组织和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锐意进取的结果。这次大会后,将有一批同志退出市工商联(总商会)领导岗位,他们忠诚热情,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为全市工商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向即将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同志,向所有长期关心、支持工商联事业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三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创业创新上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引导还不够有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和推进还有待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发展还不平衡,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新形势下,只有抓紧解决这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才能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工商联的光荣使命。


    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工商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中央统战工作条例》、《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为基本遵循,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团结引导广大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定位”、“三个率先”目标,实现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念。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16日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联组会上讲话精神,切实引导民营企业认清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定期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贯彻新精神、解读新政策、宣讲新趋势,激励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发展方向,增强发展信心,汇聚发展力量。建立民营企业政策联络员制度,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各项优惠政策迅速落地,让民营企业有更多更大的获得感。在《荆门日报》上开办专栏专题,宣传推广一批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龙头带动、创新创业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和培育以创新、执着、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精神。积极参与并组织“荆门市民营企业100强”、“荆门市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 
    二是深入开展守法诚信教育。推进与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合作,探索民营企业执法预警机制。发挥“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团”作用,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商会”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将法治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引导民营企业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珍惜个人和企业信誉,自觉维护良好形象。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尊重和维护员工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成为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大力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一方面推动党委政府、司法机关、职能部门通过走访调研、会议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另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反映诉求,不搞“勾肩搭背”,权钱交易,做到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三是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推动落实市委有关文件要求,建立我市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机制和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民营企业发展实际,依托市社会主义学院、荆楚理工学院,以及知名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采取等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政策、科技动态、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重视和加强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建立“新生代”企业家组织,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
    二、完善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非公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信息咨询服务。努力推进并参与我市民营企业投资项目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办好市工商联网站和手机短信平台,依托“云上荆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努力畅通工商联信息发布渠道,并使之成为会员企业信息咨询的重要载体、非公人士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政策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二是深化政企沟通机制。进一步深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制度,每年组织召开有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听取企业家意见和建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为党委政府了解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提供渠道。推进落实重点民营企业、商会组织负责人参加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经济运行调度会制度,建立涉企政策出台充分征求企业意见机制。探索开展民营企业家电视问政活动。
    三是完善融资担保平台。促进政府部门将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资金等平台用实用好,真正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参与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帮助民营企业反映和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各地借鉴京山县总商会应急资金互助会经验,按照“自主办会、自我管理、自求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模式,支持入会企业解决应急还贷、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建言献策
    一是健全领题调研机制。围绕非公经济发展和非公人士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选定调研课题,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领题调研,确保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高度重视市委双月座谈会发言准备工作,提前谋划,深入研究,有的放矢。积极参加“百名统战干部,包联百家非公企业,交百名非公经济人士朋友”活动,深入非公企业学习调研,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建立重大调研成果奖励制度,对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重大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提高建言献策水平。做好每年“两会”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的调研、分析和撰写工作,确保工商联界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有建设性意义,每年至少有一至两件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积极争取市政协支持,选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业创新、诚信守法等专题,开展工商联界别协商活动。努力做好人大、政协大会有关非公经济发展提案议案的办理和落实工作。
    三是开展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联合省、市相关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组建或招标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年围绕非公经济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课题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为政府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服务招商引资。健全荆门楚商联合会运行机制,定期召开主席会、理事会,开展会员走访、联谊交流、回乡考察等活动,集聚感情、增强活力。建立联合会会员意向性投资项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保持与联合会会员密切联系,提供我市的“十三五”投资项目信息,促进有效对接。扩大异地荆门商会的覆盖面,对区域性荆门籍创业人士较多的地方,积极推进建立异地商会组织。健全市领导包联异地荆门商会制度,协调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参加商会重要活动,推介荆门发展成果、发展环境、投资信息。努力当好“新能源新材料”招商专班牵头单位,确保完成招商任务。
    二是服务精准扶贫。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活动,引导我市民营企业将自身优势与贫困村的资源禀赋、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建立个性化的帮扶模式,创造性地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行动起来,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有项目出项目,力争早见成效。每年召开一次推进会,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发掘帮扶热情,营造良好氛围。保质保量完成本单位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三是服务创业创新。通过组织培训、媒体宣传、走访座谈,引导民营企业家发挥创业创新精神,把创新思维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注重技术、品牌、管理、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深入推进市校合作,促进中南民族大学科技成果在荆门转化,科技团队在荆门发展,大学生在荆门实习。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及时协调解决会员企业在创业创新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 
    五、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培育工商联工作新动能
    一是深化“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县级工商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会员队伍结构,巩固“五好”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县级工商联工作经费保障、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轮值等相关机制和制度。要把引导民营企业正确认识新常态特点,主动寻求机遇、迎接挑战,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作为服务企业的根本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强非公经济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县级工商联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为地方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等工作献计出力。认真总结县级工商联建设经验和做法,形成荆门特色,宣传荆门亮点。组织新任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省市培训学习。
    二是提升基层商会建设和服务水平。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商联要“推动所属商会改革,切实担负起指导、引导、服务职责”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联系商会、指导商会、服务商会,最大程度地把更多中小微企业吸收到商会组织中来。制订“四好”商会建设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四好”商会建设工作,力争创特色、有亮点、出经验,在全省有位置。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特别是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情况,积极稳妥地引导和组建行业商(协)会,提高行业商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乡镇(街道、园区)商会、行业商(协)会建设的指导,充分发挥在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行商会建设和指导台账制度。
    三是优化工商联会员队伍结构。在增强会员队伍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上下功夫,加大会员发展力度,优化会员结构,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方面的企业吸收为会员。基层工商联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积极吸纳小微企业入会,在入会条件上不设置资产门槛,避免“贵族化”等倾向。各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80%以上要成为工商联会员,中小微型企业60%以上要发展为工商联或商(协)会会员。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民营企业实际,扎实开展“双强六好”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和丰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内容,切实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每年七一,组织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组织负责人、优秀共产党员,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深入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律,努力将党建和工青妇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创新方法、丰富内容、拓展途径,形成经验和特色。
    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适应工商联工作新要求
    一是着力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建设。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市委相关规定,加强党组建设,搞好班子团结,发挥好核心作用,履行好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考核机制。严格按照《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规定,加强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完善主席(会长)会议、常委会议、执委会议议事和考勤制度,充分激发企业家参与工商联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兼职副主席(会长)、常委、执委要珍惜荣誉,不负众望,积极参加工商联活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二是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修订《市工商联机关管理制度》,优化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运行协调、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解决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确保事事高效率、人人快节奏、件件求实效。
    三是着力加强机关干部能力素质建设。要按照全联提出的科级干部应知应会、县级干部行家里手的基本要求,健全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度,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常抓不懈。每名机关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运用工商联工作基本理论、掌握新兴产业基本常识、了解民营企业建设和管理基本原理,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运营管理、投资咨询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做到和非公经济人士在一起说得对话、说得够话、说得起话。利用集中培训、座谈讨论、网络学习、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聚焦热点前沿问题以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服务两个健康的能力水平。实行积分制管理和月度工作通报制度,提升机关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志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英明判断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市委市政府“三大定位”发展目标鼓舞人心,七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开辟了正确路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勇于作为,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和工商联事业发展,为实现荆门在湖北中部崛起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X768分辨率  Copyright 2011-2015
主办单位:ora28365 版权所有:ora28365 鄂ICP备05017374号